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绿地节水技术的基本要求、规划设计、灌溉技术、植被选择与配置、养护管理及节水效果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城市绿地的节水设计、建设和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Water Saving in Urban Green Space - DB11/T 1297-2023
中国标准分类号:P54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25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1/T 1297-2023《城市绿地节水技术规范》是北京市发布的关于城市绿地节水的重要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用水量控制
标准要求城市绿地灌溉用水应严格控制,提倡采用节水型灌溉方式。具体来说,绿地灌溉用水量应根据植物种类、土壤类型及气候条件合理设定。例如,乔木和灌木区的灌溉定额应低于草坪区域,以减少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
2. 灌溉系统设计
在灌溉系统的设计上,标准强调了滴灌和微喷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这些技术能够直接将水输送到植物根部,大大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此外,还要求安装流量计和压力调节装置,以便实时监测和调整灌溉水量。
3. 雨水收集与利用
标准鼓励通过建设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等方式收集和利用雨水资源。这些措施不仅有助于缓解城市内涝问题,还能为绿地提供补充水源。同时,建议在绿地周边设置透水铺装,增加雨水渗透量,从而进一步提升雨水利用率。
4. 植物选择与配置
对于植物的选择,标准提倡选用耐旱性强、适应本地气候条件的乡土树种和草种。这不仅能降低养护成本,还能增强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另外,在植物配置时应注意层次分明,避免过于密集种植导致水分竞争加剧。
5. 维护管理措施
在日常维护管理方面,标准提出定期检查灌溉设施,确保其正常运行;及时修剪枯枝败叶,减少水分蒸发损失;并建立完善的节水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加强监督考核。
以上内容只是DB11/T 1297-2023部分核心要点的解读,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结合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以达到最佳节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