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苹果“青砧”苗木繁育的术语和定义、繁育基地选择、种子采集与处理、播种育苗、嫁接、苗期管理、出圃及档案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苹果“青砧”苗木的繁育和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ropagation of Apple \"Qingzhan\" Seedlin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苹果“青砧”是一种优质砧木品种,其苗木繁育技术直接关系到苹果树的生长质量和产量。DB6540T 013-2023《苹果“青砧”苗木繁育技术规程》为规范化繁育提供了科学依据。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苗木繁育前的准备工作部分,规程明确指出“土壤应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或壤土”。这一要求旨在确保根系能够充分发育,避免积水导致根部腐烂。同时强调了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因为这样的酸碱度最有利于“青砧”砧木的生长发育和抗病性提升。
其次,在砧木种子处理环节中提到,“种子需经过低温层积处理,时间不少于90天”。此措施是为了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通过低温层积处理,可以模拟自然环境下的冬季条件,促使种子内部发生生理变化,从而实现高效出苗。
再者,关于嫁接技术的规定也十分重要。“采用‘T’字形芽接法,在每年的5月至6月期间进行”,这不仅考虑到了气候因素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还结合了“青砧”砧木的最佳生长期。此外,规程还特别强调了嫁接口要保持湿润,并且在嫁接后10天内检查成活情况,及时补接,以保证嫁接成功率。
最后,在苗木出圃管理方面,规程建议“苗木定植前要修剪过长的主根,保留长度不超过20厘米”。这样做既便于运输又能促进侧根的生长,有助于提高苗木移栽后的适应能力。同时,还要求定植时施足基肥,合理密植,以便形成良好的群体结构。
以上是DB6540T 013-2023中关于苹果“青砧”苗木繁育技术的一些核心内容解析,希望对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有所帮助。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操作,才能培育出健康优质的苹果“青砧”苗木,为后续果树生产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