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单元的设置要求和服务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提供认知障碍照护服务的养老机构。
Title:Requirements for Setting and Services of Cognitive Impairment Care Units in Elderly Care Institu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C 53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402-2023《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单元设置和服务要求》是上海市地方标准,于2023年实施。该标准旨在规范养老机构中认知障碍老年人的照护服务,提高照护质量。以下是对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一、环境与设施
标准指出认知障碍照护单元的物理环境应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确保安全性和便利性。例如,要求通道宽度不得小于1.5米,地面材质需防滑且平整,避免使用易碎或尖锐物品。此外,每个照护单元应配备独立的活动区域和休息区,并设有明显的标识系统,帮助老人识别方向。
二、人员配置
对于人员配备,标准强调了专业团队的重要性。规定每8名认知障碍老人至少需要1名专职护理员,同时要求至少有1名具有相关资质的心理咨询师或社会工作者。护理人员需接受认知障碍照护专项培训,掌握基本的医学知识和沟通技巧。
三、服务内容
在服务内容方面,标准明确了日常生活的支持、康复训练以及心理关怀等多方面的服务要求。比如,日常生活支持包括协助进餐、个人卫生管理等;康复训练则涵盖认知功能锻炼、肢体活动能力提升等内容;心理关怀则注重情感交流和社会互动,定期组织适合的认知障碍老人参与的文化娱乐活动。
四、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本标准的重点之一。标准特别提到要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防火防盗措施、紧急疏散预案等。同时要求对认知障碍老人的行为进行持续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并通知家属。此外,还应定期开展消防演练及应急处置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评估与改进
最后,标准提出要建立健全的服务质量评估体系,通过定期考核来检验各项工作的成效。鼓励采用科学的方法收集反馈信息,及时调整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并且建议引入第三方机构参与监督评价工作,以保证公正客观地反映实际情况。
总之,《养老机构认知障碍照护单元设置和服务要求》从多个角度出发,为如何更好地服务于患有认知障碍的老年群体提供了详尽指导。这不仅有助于改善他们的生活质量,也能减轻家庭成员的压力,促进整个社会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