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犬伤人事件中防疫处置的技术要求和操作流程,包括伤口处理、疫苗接种、暴露后预防、疫情报告与监测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范围内犬伤人事件的防疫处置及相关管理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abie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Dog-Bite Incid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C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391-2022《犬伤人事件防疫处置技术规范》是上海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犬伤人事件后的防疫处理流程。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现场处置:当发生犬伤人事件时,首要任务是确保现场安全,防止再次受伤。标准要求立即隔离涉事犬只,并对伤口进行初步处理。这包括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至少15分钟,然后使用碘伏或酒精消毒。
2. 医疗评估与治疗:伤者应尽快前往医疗机构接受专业评估。医生会根据伤口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注射狂犬病疫苗及免疫球蛋白。标准强调了暴露后预防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严重咬伤或抓伤的情况。
3. 犬只管理:涉事犬只需要接受观察或检疫。如果犬只是家养且健康状况良好,在完成一定期限的观察期后可以解除限制;若为流浪犬,则需按照相关规定处理。此外,所有犬只都应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以降低传播风险。
4. 宣传教育:为了减少类似事件的发生,社区应当加强对居民的安全教育,普及正确饲养宠物的知识以及遇到突发状况时的应对措施。
5. 信息记录与报告:医疗机构、动物管理部门等各方需建立完善的档案系统,详细记录每起案件的相关信息,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重大情况。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规定,可以有效控制狂犬病疫情扩散,保护公众健康安全。希望社会各界共同努力,营造和谐的人宠共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