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的基本要求、作业流程及质量控制。本文件适用于上海市行政区域内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收集和运输环节的管理与操作。
Title:Requirements for Source Separation and Collection of Municipal Solid Waste
中国标准分类号:X7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1/T 1370-2022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要求》是一项上海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和收运的各个环节。以下是一些重要的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分类投放要求
1. 可回收物
- 标准中明确规定,可回收物应保持清洁干燥,避免污染。例如,纸类应尽量平整,瓶罐类物品需清空内容物。这一规定有助于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减少后续处理成本。
2. 有害垃圾
- 对于有害垃圾,如废电池、废灯管等,要求单独存放并防止破损。这是因为这些物品含有有毒有害物质,若不妥善处理可能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
3. 湿垃圾(厨余垃圾)
- 湿垃圾需沥干水分后投放,且不得混入塑料袋等不易降解材料。此规定有利于提高湿垃圾的发酵效率,促进有机肥料的生产。
4. 干垃圾(其他垃圾)
- 干垃圾作为剩余垃圾,投放时应尽量减少体积,便于运输和处理。这不仅提高了垃圾处理的效率,也减少了不必要的环境污染。
收运要求
1. 车辆配置
- 不同种类的生活垃圾应使用专用的收集容器和车辆进行收运。例如,湿垃圾应使用密闭式车辆以防止泄漏和异味扩散。这种分类收运方式可以有效避免交叉污染。
2. 作业时间
- 收运作业一般安排在夜间或清晨进行,以减少对居民日常生活的影响。同时,要求作业过程中保持安静,避免噪音扰民。
3. 路线规划
- 收运路线的设计应当合理,既要覆盖所有需要服务的区域,又要尽量缩短运输距离,降低能源消耗。此外,还应考虑交通状况,确保收运过程的安全性和时效性。
以上是《DB31/T 1370-2022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运要求》中部分重要条文的具体解读。该标准对于推动上海市乃至全国的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