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果园绿肥的品种选择、播种技术、田间管理、收获与利用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范围内果园绿肥的生产与利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rchard Green Manure Production and Utiliz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5113T 34-2023《果园绿肥生产与利用技术规程》是四川省南充市地方标准,该标准对果园绿肥的种植、管理、利用等方面进行了规范。以下从重要条文出发进行解读:
一、范围
标准适用于南充市行政区域内海拔600米以下的丘陵地区果园绿肥的生产和利用。这明确了标准适用的地理区域和高度限制,确保了技术措施符合当地的自然条件。
二、术语和定义
1. 绿肥:指以植物体为载体,在生长过程中通过光合作用积累有机物质并转化为土壤养分的植物。
2. 压青:将绿肥植物直接翻埋于土中使其腐烂分解的方法。
这些定义有助于统一概念,便于理解和执行相关操作。
三、品种选择
应选用适应性强、生长快、固氮效果好的豆科绿肥品种如箭舌豌豆、毛叶苕子等。同时注意避免选择易感病虫害或与果树争肥争水的种类。这一要求旨在提高绿肥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四、播种
播种时间一般在秋季9月至10月间较为适宜。播种量根据具体品种确定,通常为每公顷150公斤至225公斤种子。合理的播种时间和密度能够保证绿肥正常出苗并形成覆盖层。
五、田间管理
主要包括除草、灌溉、施肥等内容。特别是在绿肥旺盛生长期需适当补充磷钾肥促进根系发育;遇到干旱天气应及时灌水保持土壤湿润。良好的田间管理可以有效提升绿肥产量和质量。
六、收获利用
当绿肥植株高度达到30厘米左右时即可开始第一次刈割,留茬高度不低于5厘米。刈割下来的绿肥可以直接铺盖于树盘周围作为覆盖物,也可以经过加工处理后施用于果园内。适时合理的收获不仅有利于恢复地力还能减少病虫害发生几率。
以上就是关于DB 5113T 34-2023果园绿肥生产与利用技术规程的部分重要内容解析。遵循该标准对于改善果园生态环境、提高果品品质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