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仪陇大山香米的地理标志产品的保护范围、术语和定义、自然环境、生产技术要求、质量要求、检验方法、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仪陇县行政区域内按照本标准生产的仪陇大山香米。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Yilong Dashi Fragrant Rice Produc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地理标志产品 仪陇大山香米生产技术规范》(DB 5113T 33-2023)是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的地方标准,用于指导仪陇大山香米的标准化生产。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产地环境要求
该标准明确规定了仪陇大山香米的种植区域应位于仪陇县的大寅镇、复兴镇、永乐镇、芭蕉乡等乡镇。这些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包括海拔在300米至800米之间,土壤类型为黄壤或红黄壤,pH值在5.5至7.0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且灌溉水源必须符合GB 5084的规定。
二、品种选择与种子处理
标准指出,仪陇大山香米的品种应选用通过国家或地方审定并适应当地生态条件的优质稻种。种子处理方面,要求播种前晒种1-2天,然后用清水浸泡24小时,再用多菌灵等药剂消毒后催芽至破胸即可播种。
三、栽培管理
对于栽培密度,标准建议每亩插秧量控制在1.5万穴左右,行距保持在20厘米,株距约13厘米。施肥上提倡施用农家肥为主,配合使用化肥,氮磷钾比例约为2:1:1,并强调要分蘖肥、穗粒肥和壮籽肥合理搭配。水分管理则需做到浅水返青、薄水分蘖、深水抽穗扬花、干湿交替灌浆成熟。
四、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物理方法如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生物方法采用赤眼蜂防治螟虫;化学方法仅限于必要时使用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
五、收获与储藏
当稻谷达到90%以上的完熟度时应及时收割,避免过晚造成品质下降。脱粒后的稻谷需晾晒至含水量低于13%,入库前需经过精选分级处理,确保无杂质混入。储藏环境温度不超过20℃,相对湿度不大于75%,定期检查防止霉变。
以上内容是对DB 5113T 33-2023中一些核心条款的具体说明,旨在帮助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从而提升仪陇大山香米的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