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菜地烟粉虱信息素诱捕防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防控原则、诱捕装置要求、信息素使用方法、诱捕操作流程及效果评估。本文件适用于北京市菜地烟粉虱的信息素诱捕防控工作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rapping and Control of Whitefly in Vegetable Fields Using Pheromo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2/T 1223-2023《菜地烟粉虱信息素诱捕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菜地烟粉虱防控的技术标准。这项标准主要从信息素诱捕器的使用、田间管理、防治效果评估等方面进行了规范,旨在有效控制烟粉虱的危害。
标准中强调了信息素诱捕器的选择与布置。要求诱捕器应放置在菜地通风良好且阳光直射较少的位置,高度一般为离地面约1.5米左右。每个诱捕器之间的距离不宜超过10米,以确保整个菜地都能得到有效覆盖。此外,诱捕器需定期检查和更换诱芯,通常每两周至少检查一次,并根据诱捕数量调整诱芯更换频率。
在田间管理方面,标准建议采取综合措施来减少烟粉虱的滋生环境。例如,及时清除田间的杂草和残株,避免烟粉虱寄主植物的存在;合理轮作,选择对烟粉虱不敏感的作物进行种植;同时注意灌溉方式,保持土壤适度湿润但不过度积水。
关于防治效果评估,规程指出应当定期统计诱捕器捕捉到的烟粉虱数量,并结合田间观察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当连续两周内平均每天每诱捕器捕捉到的烟粉虱数量低于10头时,可认为防控效果达到预期目标。若未达标,则需要进一步优化诱捕策略或增加物理化学防治手段。
总之,《菜地烟粉虱信息素诱捕防控技术规程》为菜农提供了科学合理的烟粉虱防控指导,有助于提高蔬菜生产的安全性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