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行政村、社区的编码规则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行政村、社区的信息管理、统计分析及相关应用系统开发。
Title:Administrative Village and Community Coding of Yunnan Province - Part 16: Nujiang Lisu Autonomous Prefecture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176.16-2023 云南省行政村、社区编码 第16部分: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下辖行政村和社区的编码规则。这项标准对于推动当地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管理效率以及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内所有行政村和社区的编码工作。它规定了编码的原则、方法以及具体实施步骤,确保每个行政村和社区都有唯一的编码标识,避免重复或混淆。
编码原则
1. 唯一性:每一个行政村和社区都必须有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
2. 稳定性:编码一旦确定,在没有特殊情况下不应随意更改。
3. 扩展性:考虑到未来可能的变化和发展需求,编码体系应具备一定的灵活性和扩展空间。
编码结构
标准中明确了编码的具体结构,通常由若干位数字组成,其中:
- 前几位代表州级行政区划;
- 中间部分表示县(市)级;
- 最后几位用于区分具体的行政村或社区。
例如,一个典型的编码可能是“5333XXYYYYZZ”,其中“53”代表云南省,“33”代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XX”表示某个特定县(市),而“YYYYZZ”则用来标识具体的行政村或社区。
实施要求
为了保证编码工作的顺利开展,《DB53/T 1176.16-2023》还提出了以下几点实施要求:
- 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需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指定专人负责;
- 在进行编码时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确保信息准确无误;
- 定期检查和更新编码数据库,保持数据的新鲜度与准确性。
此外,标准还鼓励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编码过程,比如通过地理信息系统(GIS)来精确定位每个行政村和社区的位置,并据此生成相应的编码。
总之,《DB53/T 1176.16-2023》为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提供了统一、科学、高效的行政村和社区编码方案,这对于提升当地社会治理水平和服务质量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