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异种移植医用供体猪的环境及设施的基本要求、设计与建设、管理与维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异种移植医用供体猪养殖环境及设施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Title:Xenotransplantation Medical Donor Pigs - Part 4: Environment and Facilitie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T 1167.4-2023《异种移植医用供体猪 第4部分:环境及设施》是云南省地方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确保异种移植医用供体猪的生产环境和设施符合科学、规范的要求提供了指导。以下将选取标准中的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环境要求
条文4.1 提到“环境温度应保持在18℃至26℃之间”。这一规定主要是基于医用供体猪生理需求设定的适宜温区。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猪只的健康状况,进而影响其作为供体的质量。例如,高温可能导致热应激反应,而低温则可能引发免疫功能下降等问题。因此,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对于保障供体猪的健康至关重要。
条文4.2 规定“相对湿度控制在50%±10%范围内”。适当的湿度水平有助于防止空气过于干燥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同时也能避免湿度过高滋生细菌病毒。通过合理的通风系统设计与管理,可以有效调控湿度,创造一个有利于供体猪生长发育的良好气候条件。
设施配置
条文5.1 明确指出“每头猪至少需要提供2平方米以上的活动空间”。充足的活动空间不仅能满足猪只日常行为习性的需求,还有助于减少因拥挤造成的打斗伤害以及由此带来的感染风险。此外,足够的活动面积还能促进肌肉组织的发展,这对于提高供体猪的整体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条文5.2 要求“设置独立隔离区用于新引进个体的适应观察”。建立专门的隔离区域能够有效阻断病原体传播路径,降低引入新成员后对整个群体造成潜在威胁的可能性。在该区域内需配备必要的监测设备,定期检查健康状态,在确认无异常后再将其纳入常规管理中。
其他注意事项
条文6.1 强调“定期清洁消毒所有接触面”,包括但不限于饮水器、饲料槽等器具表面以及地面墙壁等结构部分。良好的卫生习惯是预防疾病发生的基础措施之一,必须严格执行以确保环境卫生达标。
条文6.2 指出“安装高效过滤装置保证空气质量”。随着人们对空气质量要求日益提高,采用高效的空气净化系统成为必要手段。这不仅可以去除空气中悬浮颗粒物,还可以拦截有害微生物,从而为供体猪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综上所述,《异种移植医用供体猪 第4部分:环境及设施》从多个维度出发,全面规范了相关工作的开展流程和技术要求。只有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执行,才能真正实现高质量医用供体猪的培育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