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设工程优质结构评价的标准、方法和要求,针对水利工程部分进行了详细说明。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水利工程施工过程中优质结构的评价与验收。
Title:Evaluation Standard for High-Quality Structure of Construction Projects - Part 4: Water Conservancy Engineer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5000.4-2023《建设工程优质结构评价标准 第四部分:水利工程》是山东省地方标准,于2023年实施。该标准为山东省内水利工程优质结构评定提供了依据。以下选取了几个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标准中明确了“优质结构”的概念,即在设计、施工及使用过程中满足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和经济性的要求,并达到或超过规定标准的工程结构。这一定义强调了优质结构不仅需要符合基本的安全性要求,还应在性能上具有优越性。
二、基本规定
1. 材料质量:所有用于水利工程中的建筑材料必须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特别是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得低于设计值,且其配合比应经过试验验证。
2. 施工工艺:工程施工时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执行,确保每一道工序的质量控制到位。对于隐蔽工程,应在覆盖前由监理单位验收合格后方可继续下一道工序。
三、评价指标体系
标准提出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方面的评价指标:
- 结构安全性:通过计算分析确保结构在正常工况下能够承受各种荷载组合而不发生破坏。
- 功能性:如防渗漏性能、抗冻融能力等直接影响到工程使用寿命的重要特性。
- 观感质量:外观整洁美观,无明显缺陷如裂缝、蜂窝麻面等现象。
四、评分细则
优质结构评定采用百分制评分方法,总分为100分。其中:
- 安全性占40%,主要考察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和局部承载力;
- 功能性占30%,侧重于实际运行中的表现;
- 观感质量占20%,反映了施工水平的好坏;
- 其他因素(如环保措施)占10%。
五、附录部分
附录中包含了详细的评分表模板以及一些常见问题解答,方便使用者参考。例如,在处理大体积混凝土温控问题时,建议采取分层浇筑、设置冷却水管等方式来降低内外温差,从而减少因温度应力引起的开裂风险。
以上内容只是对DB37/T 5000.4-2023部分内容进行了概括性介绍,具体实施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参照完整版标准文件执行。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