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城市道路智慧多功能杆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规定、设计要求、施工要求、验收要求及运行维护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东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城市道路智慧多功能杆的规划、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维护。
Title:Construction Standard for Smart Multi-functional Poles on Urban Roads
中国标准分类号:P 54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99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7/T 5247-2023《城市道路智慧多功能杆建设标准》是山东省发布的关于智慧多功能杆建设的地方标准。这一标准为城市道路中智慧多功能杆的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提供了指导依据,有助于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和新型基础设施的发展。
以下是对该标准部分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术语与定义:标准中明确了智慧多功能杆的定义,即集成了多种功能设备的公共设施杆件,能够提供照明、通信、监控等多种服务。这一定义为后续章节中的具体要求奠定了基础。
2. 基本要求:规定了智慧多功能杆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并且要满足所在区域的城市规划、交通流量、环境条件等因素的需求。此外,还强调了安全性、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的重要性。
3. 设计规范:
- 杆体结构:要求杆体具有足够的强度和稳定性,能够承受风荷载、雪荷载等自然力的作用。同时,还应注意防腐蚀处理以延长使用寿命。
- 布设位置:建议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布设地点,避免对行人、车辆通行造成影响,同时也需考虑与其他市政设施之间的协调关系。
- 信息采集终端:对于安装在智慧多功能杆上的各类传感器、摄像头等信息采集装置,需确保其安装牢固且易于维护,同时还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4. 施工安装:明确了施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环节,包括但不限于基坑开挖、电缆铺设、设备调试等方面的技术要求。特别提到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并做好隐蔽工程的质量控制工作。
5. 验收标准:提出了详细的验收流程及方法,包括外观检查、功能测试、性能评估等内容。只有当所有项目均达到合格标准后方可视为验收通过。
6. 运行维护:强调了定期巡检的重要性,要求建立完善的档案管理制度,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问题。另外,还鼓励采用智能化手段提高运维效率。
以上就是对DB37/T 5247-2023《城市道路智慧多功能杆建设标准》部分内容的深入分析。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