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园林废弃物制备生物有机肥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工艺流程、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及管理。本文件适用于以园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制备生物有机肥的过程。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io-organic Fertilizer from Landscape Waste
中国标准分类号:B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496-2023《园林废弃物制备生物有机肥技术规程》是江苏省发布的关于园林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重要地方标准。该标准对园林废弃物处理、生物有机肥生产过程中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范,下面我将选取一些关键条款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标准在第3章“术语和定义”中明确了“园林废弃物”、“生物有机肥”等概念。其中,“园林废弃物”是指城市绿化、园林建设与养护过程中产生的枯枝落叶、草屑等有机物质;而“生物有机肥”则是指以园林废弃物为主要原料,通过微生物发酵工艺制成的肥料产品。这些定义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方向。
其次,在第5章“原料要求”部分强调了原料选择的重要性。规定园林废弃物应无毒无害、不含重金属污染物,并且要求新鲜度较高以便于后续处理。此外还提到可以适当添加畜禽粪便作为辅料来调节碳氮比,但需确保其来源安全可靠。
再者,第6章“预处理”环节提出了具体的操作指南。包括但不限于破碎、筛分、堆沤等步骤。特别是对于堆沤这一关键工序,标准建议控制温度在50℃以上持续7天以上,以保证杀灭病原菌及杂草种子。同时指出整个过程中要保持适当的湿度条件,一般维持在60%-70%之间最为理想。
接着,在第7章“发酵过程控制”里特别关注了发酵环境因素的影响。例如氧气供应量直接影响到好氧微生物活性高低;pH值的变化则关系到各种酶促反应是否顺利进行等等。因此本标准给出了详细的监测指标以及调整措施,比如当发现pH过高时可以通过加入适量酸性物质来进行平衡。
最后,在第8章“产品质量检测”当中列出了多项必检项目如总养分含量、水分含量、有机质含量等,并且给出了相应的检测方法。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常规理化性质测试外,还增加了重金属残留量测定这一项内容,体现了对环境保护的高度责任感。
综上所述,《园林废弃物制备生物有机肥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原料选取到最终成品出厂全过程的技术要点,而且注重细节把控,力求实现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同时保障生态环境质量。希望上述解读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