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扬州鹅种鹅全季节繁殖的技术要求,包括环境控制、饲养管理、繁殖技术、疾病防控等关键环节。本文件适用于扬州鹅种鹅的全季节繁殖生产及相关管理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Year-round Breeding of Yangzhou Goose Breeder Gee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T 4504-2023《扬州鹅种鹅全季节繁殖技术规程》是江苏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扬州鹅的繁育工作,提高种鹅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以下为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环境条件
- 标准要求种鹅舍应具备良好的通风、采光条件,并保持适宜的温度与湿度。夏季需采取降温措施如喷雾或通风,冬季则要防寒保暖。
- 具体来说,产蛋期最适温度范围为13℃~20℃,雏鹅阶段则需要较高的温度,初期为30℃左右,之后每周降低约2℃直至室温。
2. 饲养管理
- 种公鹅与母鹅比例以1:6~8为宜,在非繁殖季节可适当调整至1:10左右。
- 饲料配方需根据不同生长阶段调整营养成分,如雏鹅阶段蛋白质含量应在18%以上,而成年种鹅维持阶段则控制在14%-16%之间。
3. 繁殖管理
- 母鹅开产日龄一般为210天左右,每年可产蛋40-50枚。为了延长利用年限,建议每两年更换一次种群。
- 孵化前应对种蛋进行消毒处理,常用方法包括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紫外线照射等。
4. 疾病防控
- 定期对鹅群进行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并隔离患病个体。
- 接种疫苗是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根据当地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
5. 记录制度
- 建立完整的档案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个体信息、配种记录、产蛋情况等内容。
- 数据统计分析有助于评估种鹅群的整体状况,并为后续改良提供依据。
这些内容体现了科学养殖的理念和技术要点,对于促进扬州鹅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相关规定,共同推动这一特色品种的保护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