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合川黑猪的品种鉴别方法和种猪等级评定的技术要求、评定规则及检测方法。本文件适用于合川黑猪品种的鉴别和种猪等级的评定。
Title:Identification of Hechuan Black Pig Breed and Grading Evaluation of Breeding Pig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合川黑猪是我国重要的地方猪种,为规范其品种鉴别与种猪等级评定工作,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DB50/T 1442-2023《合川黑猪品种鉴别和种猪等级评定技术规范》。以下对标准中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一、品种鉴别
1. 外貌特征:合川黑猪的被毛应为黑色,耳大下垂,体型中等偏小。头部较窄长,额部有明显皱纹,嘴筒较长且直。四肢结实,蹄部坚硬。此描述明确了合川黑猪典型的外观特征,有助于从外观上区分其他猪种。
2. 遗传特性:要求供检个体需具有完整的合川黑猪遗传背景,母本系谱资料完整。这一规定确保了种猪来源纯正,避免引入外来血统影响种群质量。
二、种猪等级评定
1. 生产性能:一级种公猪要求日增重≥750g,料重比≤3.2:1;一级种母猪要求窝均产仔数≥11头,断奶成活率≥90%。这些指标直接反映了种猪的繁殖能力和生长速度,是衡量种猪生产性能的重要依据。
2. 胴体品质:一级种猪要求屠宰率≥68%,背膘厚≤3.5cm,眼肌面积≥28cm²。该条款强调了种猪胴体品质的重要性,优质胴体性状可提高商品肉猪的市场竞争力。
3. 健康状况:要求种猪无传染性疾病史,免疫档案齐全,健康状况良好。这一要求保障了种猪群体的整体健康水平,减少疾病传播风险。
三、检测方法
1. DNA鉴定:采用PCR技术检测特定基因位点,验证种猪是否携带合川黑猪特有的遗传标记。这是确认种猪身份的关键手段。
2. 生物测量:包括体重、体长、胸围等指标的精确测量,用于评估种猪的生长发育情况。准确的生物数据为种猪等级评定提供科学依据。
四、评定流程
1. 初筛:由养殖场自行组织初步筛选,剔除不符合基本条件的个体。
2. 检测:送至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全面检测。
3. 审核:专家组根据检测结果进行综合评定,确定种猪等级。
通过以上标准的实施,可以有效保证合川黑猪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促进合川黑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