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淹水直播栽培的技术要求,包括播前准备、播种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收获等环节。本文件适用于重庆市范围内水稻淹水直播栽培的生产活动。
Title:Rice Flooded Direct Seeding Cultivation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0/T 1402-2023《水稻淹水直播栽培技术规程》是重庆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水稻淹水直播栽培的技术流程,提高水稻种植的产量和质量。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种子处理
条文内容: 种子应进行精选、晒种和浸种处理,确保种子活力和发芽率。
解读: 种子处理是水稻种植的第一步,直接影响到后续的出苗情况。精选种子可以去除杂质和病弱种子,提高播种质量;晒种能够增强种子的呼吸作用,促进酶的活性;浸种则是为了打破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这一环节需要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通常浸种时间为24至48小时,水温保持在25℃左右。
2. 播种密度
条文内容: 每亩播种量应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确定,一般为每亩3-5公斤。
解读: 合理的播种密度对于水稻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过密会导致植株间竞争养分,影响光合作用效率;过稀则会降低土地利用率,减少单位面积产量。因此,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当地的土壤条件、气候特点以及所选水稻品种的特性来调整播种量。例如,对于肥沃的土地可以选择较低的播种量,而对于贫瘠的土地则适当增加播种量。
3. 灌溉管理
条文内容: 在秧苗期保持浅水层,促进根系发育;分蘖期逐步加深水层,控制无效分蘖;拔节孕穗期保持深水层,防止倒伏。
解读: 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同,科学合理的灌溉方式可以有效提升水稻的产量。秧苗期保持浅水层有助于根系快速扎根,增强抗逆能力;分蘖期随着植株生长逐渐加深水层,既可以抑制过多无效分蘖的发生,又能保证足够的水分供应;而到了拔节孕穗期,深水层不仅有利于营养物质的积累,还能起到一定的防倒伏作用。此外,在整个生育期内还应注意避免长期积水或干旱现象的发生。
4. 施肥原则
条文内容: 坚持“基肥为主、追肥为辅”的施肥原则,氮磷钾比例约为2:1:1,并注意补充微量元素肥料。
解读: 科学施肥是提高水稻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基肥应该占总施肥量的大约70%,主要是在整地时施入有机肥和适量化肥作为底肥,以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的基本需求。追肥则主要用于弥补基肥不足的部分,并根据不同生育时期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用量。同时,考虑到水稻对各种元素的需求差异,合理搭配氮磷钾肥的比例非常重要,这样才能使植物获得均衡的养分供给,促进健康生长。
5. 病虫害防治
条文内容: 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优先选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
解读: 防治病虫害是保障水稻高产稳产的重要手段。农业防治主要是通过改善田间环境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几率,比如轮作换茬、深耕晒垡等;物理防治包括灯光诱杀、黄板诱捕等方式;化学防治虽然效果直接但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应当尽量少用并选择高效低毒的药剂。另外,推广应用生物农药如苏云金杆菌制剂等绿色防控技术,既能有效控制病虫害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以上就是DB50/T 1402-2023《水稻淹水直播栽培技术规程》中几个关键条目的深度解析。希望这些信息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项标准,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