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玉米免耕深松精量播种的技术要求、作业准备、作业流程、质量要求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玉米种植区采用免耕深松精量播种技术的机械化作业。
Title:Corn No-till Deep loosening Precision Seeding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5T 172-2022《玉米免耕深松精量播种技术规范》是一项重要的农业技术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的种植方法提高玉米产量和质量,同时保护土壤环境。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免耕深松作业要求
条文内容:免耕深松深度应控制在25至35厘米之间,确保不破坏原有地表覆盖物。
解读:这一规定是为了在不翻动表层土壤的前提下,改善深层土壤的通气性和保水性,促进作物根系发育。选择合适的深松深度可以有效避免因过深或过浅导致的土壤结构破坏或养分流失问题。
2. 播种行距与株距设定
条文内容:推荐采用60厘米的行距,株距根据品种特性调整为20至30厘米。
解读:合理的行距和株距设置有助于优化光照利用率、通风条件以及田间管理操作便利性。不同品种对密度的需求有所差异,因此需要结合具体品种特点灵活调整株距,以达到最佳种植效果。
3. 种肥同播技术应用
条文内容:种肥同播时肥料与种子间距不少于5厘米,并保证施肥深度不低于8厘米。
解读:种肥同播能够减少劳动力投入并提高肥料利用效率。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肥料直接接触种子可能会造成“烧苗”现象,影响出苗率及幼苗生长。因此,保持适当距离和深度是防止此类问题发生的关键措施之一。
4. 苗期管理建议
条文内容:苗期需定期检查田间情况,及时清除杂草,防治病虫害,并视天气状况适量灌溉。
解读:良好的苗期管理对于培育健壮植株至关重要。定期巡查可以帮助早期发现问题如缺苗断垄等;而合理除草不仅能减少竞争养分资源的对象还能降低病虫害滋生几率;适时浇水则可满足作物生长所需水分条件,特别是在干旱季节尤为重要。
以上仅为部分重点条款解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综合考虑当地自然条件、气候因素以及具体栽培习惯等因素来制定更为详尽的操作方案。希望这些信息能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