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药材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的标准体系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山西省内中药材的种植、采收、加工、贮藏及质量控制等相关活动。
Title:DB14T 2799—2023 Standard System for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4/T 2799—2023中药材标准体系》是山西省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中药材的种植、加工、质量检测等环节,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安全和疗效。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1. 适用范围:标准适用于山西省内中药材的生产、加工、流通以及相关的监督管理活动。这明确了标准的应用领域,确保了其在全省范围内的统一执行。
2. 术语和定义:标准对“中药材”、“道地药材”、“有机药材”等关键术语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中药材”是指用于预防、治疗疾病并具有保健功能的植物、动物或矿物类物质,强调了中药材在中医药中的重要作用。
3. 质量要求:标准规定了中药材的质量指标,包括外观性状、有效成分含量、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等。以黄芪为例,其干燥根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含量不得低于0.05%,铅含量不得超过5mg/kg,镉含量不得超过0.3mg/kg。
4. 种植管理:在中药材种植环节,标准提出了严格的环境控制措施,如土壤pH值应保持在6.5-7.5之间,灌溉用水需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同时,要求建立完善的田间档案记录,包括播种日期、施肥种类与次数、病虫害防治方法等信息。
5. 采收与加工:关于采收时间,标准建议根据不同的中药材特性确定最佳采摘期,比如菊花应在花盛开时采收;对于加工工艺,则需遵循传统炮制规范,并采用清洁、干燥等现代化手段保障产品质量。
6. 检验方法:为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标准推荐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有效成分含量,原子吸收光谱仪检测重金属残留量等先进仪器和技术。
7. 标志与包装:成品药材须标注品名、规格、产地、生产日期等内容,并采取防潮、避光等保护措施妥善保存。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DB14/T 2799—2023中药材标准体系》不仅涵盖了从源头到终端全过程的质量管控要点,还结合山西本地实际情况制定了具体操作指南,对于促进当地中药材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