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水稻生产过程中化肥定额施用的技术要求、施肥原则、施肥方法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辽宁省水稻种植区域的化肥科学施用。
Title:Rice Fertilizer Quota Application Technical Regul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水稻化肥定额施用技术规程》(DB21/T 3773—2023)是辽宁省发布的关于水稻化肥使用的技术规范,旨在指导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总则
本标准适用于辽宁省范围内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的施用。其目的是通过标准化的操作流程,确保化肥用量适当,既能满足作物生长需求,又能保护生态环境。标准强调了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求根据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等因素调整施肥方案。
化肥种类与选择
标准指出,在选择化肥时应优先考虑高效、环保的产品。例如,推荐使用控释肥或缓释肥,这些肥料能够缓慢释放养分,避免一次性过量施肥导致的浪费和污染。此外,还建议结合有机肥使用,以改善土壤结构并提供持续的养分供应。
施肥量确定
确定合理的施肥量是本标准的核心内容之一。标准提供了基于目标产量计算施肥量的方法。例如,对于每公顷目标产量为7500公斤的大米,推荐氮肥总用量为225-270公斤纯氮。具体分配上,基肥占总量的60%-70%,分蘖肥占20%-30%,穗肥占10%左右。磷钾肥则依据土壤测试结果调整。
施肥时期与方法
标准明确了不同生育期的施肥时间和方式。在秧苗移栽前施足基肥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奠定良好的苗期基础。分蘖期追肥需及时跟进,促进有效分蘖的发生。抽穗至成熟阶段适量补充穗肥,则可以增强植株抗逆性,提高籽粒饱满度。施肥方式提倡采用机械深施,减少挥发损失。
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降低化肥对环境的影响,标准特别强调了环境保护的要求。包括但不限于:控制单次施肥量不超过推荐值上限;定期监测土壤pH值及盐分含量;建立农田排水系统防止径流带走养分等。同时鼓励农民参与培训,提升他们对绿色农业理念的认识。
结论
综上所述,《水稻化肥定额施用技术规程》(DB21/T 3773—2023)不仅为辽宁省水稻生产提供了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持,也为全国范围内类似地区的实践提供了宝贵经验。通过严格执行这一标准,不仅可以实现增产增收的目标,还能有效保护自然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