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公路跨线桥梁墩台防撞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参数、防撞设施及构造要求等内容。 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公路跨线桥梁墩台防撞设计。
Title:Design Standard for Collision Prevention of Piers and Abutments on Highway Overpass Bridges
中国标准分类号:U44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在公路跨线桥梁墩台防撞设计领域,TSXCAS 031-2024《公路跨线桥梁墩台防撞设计标准》的发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标准在原有规范基础上进行了多项优化和调整,尤其在防撞设施的选型与计算方法上提出了更为科学、合理的依据。本文将以“新老版本标准中防撞设施选型原则的差异”为主题,深入解读这一变化背后的逻辑及其对工程实践的影响。
旧版标准(如原交通部相关规范)在防撞设施的选型方面,主要依赖于经验判断和区域惯例,缺乏系统性的量化分析。例如,在选择防撞护栏类型时,往往仅根据桥位所处的交通流量、车辆类型等因素进行定性判断,而未结合实际撞击能量、碰撞角度等关键参数进行定量分析。这种做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常规项目的需求,但在面对复杂交通环境或特殊地形条件时,容易出现设计不足或过度设计的问题。
相比之下,TSXCAS 031-2024标准在防撞设施选型上引入了更加严谨的量化分析方法。标准明确要求,防撞设施的选择应基于车辆撞击能量、碰撞速度、碰撞角度以及墩台结构特性等多因素综合评估,并推荐采用“撞击能量匹配法”进行选型。具体而言,设计人员需根据拟建桥梁所在路段的交通量、车型构成、设计速度等数据,计算出可能发生的最大撞击能量,并据此选择能够有效吸收或分散该能量的防撞设施类型,如钢制护栏、复合材料护栏或柔性防护网等。
此外,新版标准还强调了防撞设施的耐久性和维护便利性,要求在选型过程中充分考虑材料性能、施工难度及后期维护成本。例如,在高风速或腐蚀性较强的沿海地区,应优先选用抗风性能好、耐腐蚀性强的材料;而在山区或隧道附近,则需重点考虑防撞设施的可视性与反光性能,以确保夜间行车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TSXCAS 031-2024标准在实施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例如,在某些交通流量较小但车速较高的路段,可能需要采用更高性能的防撞设施,以弥补低流量带来的安全隐患;而在城市桥梁或交叉口附近,则应注重防撞设施与周边景观的协调性,避免因设施设置不当影响通行效率和城市形象。
综上所述,TSXCAS 031-2024标准在防撞设施选型方面的改进,体现了从经验驱动向数据驱动的转变,为公路跨线桥梁的安全设计提供了更科学、更系统的依据。对于设计人员而言,掌握并正确应用这一新标准,不仅有助于提升桥梁结构的安全性,也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工程效益的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