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地理标志产品 涪城麦冬的术语和定义、保护范围、自然环境、栽培技术、采收与加工、质量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根据《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规定》批准保护的涪城麦冬。
Title:Geographical Indication Product - Fucheng Ophiopogon japonicus - Part 1: General Requirements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8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5107T 120.1—2023《地理标志产品 涪城麦冬 第1部分:通用要求》是四川省绵阳市地方标准,用于规范涪城麦冬的生产、加工和质量控制。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产地环境
标准明确规定了涪城麦冬的种植区域应位于四川省绵阳市的特定地理范围内,包括涪城区、游仙区等。这些地区具有独特的自然条件,如土壤类型为紫色土或水稻土,pH值在6.5至7.5之间,有机质含量不低于2%,且灌溉用水需符合GB 5084的要求。
种植管理
在种植过程中,要求使用无病虫害的种苗,并采用轮作制度以避免连作障碍。每亩地的种植密度不得超过合理范围,通常建议每平方米种植数量不超过100株。此外,肥料施用需遵循NY/T 496的规定,禁止使用未经批准的化学合成肥料。
收获与初加工
收获时间一般定于秋季,当植株地上部分开始枯黄时即可采挖。初加工环节强调清洁去杂,去除泥土和其他杂质后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不宜超过60℃,以保持药材的有效成分不受破坏。
质量指标
成品涪城麦冬的质量指标包括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总灰分不大于6%,浸出物不得少于30%。同时,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限量需满足GB 2762的要求,农药残留则要符合GB 2763的规定。
标志与包装
产品包装材料应安全环保,标识内容需包含产品名称、规格等级、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地理标志专用标志等信息。运输工具须清洁卫生,装卸过程防止污染,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以上是对DB 5107T 120.1—2023中关键条款的深度解析,旨在帮助相关从业者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从而保障涪城麦冬产品的品质和市场信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