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观赏牡丹露地栽培的园地选择与规划、栽植、土肥水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观赏牡丹的露地栽培。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Open-field Cultivation of Ornamental Peon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观赏牡丹露地栽培技术规程》(DB1305/T 72-2023)是河北省邢台市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观赏牡丹在露地环境下的栽培技术。以下将从标准的重要条文出发,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范围”部分明确指出本标准适用于邢台地区露地栽培的观赏牡丹品种。这为后续的技术指导提供了地域性依据,确保了技术措施与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相适应。
其次,“术语和定义”中对关键概念进行了界定。例如,“观赏牡丹”被定义为以观赏为主要目的的牡丹品种群,这一定义排除了药用或其他用途的牡丹类型,突出了其作为园艺植物的独特属性。同时,“露地栽培”指的是不使用温室或大棚等保护设施直接种植于露天环境中的方式,强调了自然条件下的生长模式。
再者,“栽培环境要求”部分强调了光照、温度、湿度及土壤条件的重要性。观赏牡丹喜光耐寒,适宜生长在阳光充足且冬季低温能促进花芽分化的环境中。土壤方面则需具备良好的排水性和肥沃度,pH值宜控制在6.5至7.5之间,这样的土壤条件能够满足牡丹根系发育的需求,同时有利于养分吸收。
在“繁殖方法”章节中,规定了嫁接、分株、播种等多种繁殖手段,并特别推荐嫁接繁殖技术。嫁接不仅能够保持母本优良特性,还能提高抗逆性,对于大规模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此外,还提出了嫁接后需注意遮阴保湿,防止接口受损,以及适时去除砧木萌蘖等具体操作细节。
关于“田间管理”,包括了整地施肥、定植密度、水肥管理等方面。建议每亩栽植量控制在1500株左右,这样既能保证通风透光又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同时,提倡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法,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施加氮磷钾复合肥料,避免过量施肥造成肥害。
病虫害防治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标准指出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定期巡查圃地,一旦发现病虫害迹象立即采取相应措施。物理防治如人工捕捉害虫、设置诱捕器等方法简单有效;生物防治利用天敌昆虫或微生物制剂来抑制病原菌传播;化学防治则要选择高效低毒农药,并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配比使用,切忌滥用。
最后,“采收与贮藏”环节明确了最佳采摘时期为花蕾初开时,此时花朵颜色鲜艳、形态饱满。采收后的鲜花应及时放入冷凉处暂存,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中导致品质下降。对于种苗类产品的储存,则要求保持干燥通风,温度维持在5℃至10℃范围内,湿度不超过70%,从而延长保存期限。
通过以上条文的深入剖析可以看出,《观赏牡丹露地栽培技术规程》从选址到收获覆盖了整个栽培流程,为从业者提供了科学系统的指导方案。遵循该标准不仅能提升栽培效率,还能保障产品质量,促进观赏牡丹产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