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栽培中夏季高温闷棚的技术要求、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设施农业中利用夏季高温闷棚进行土壤消毒和病虫害防治的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ummer High-temperature Closed Greenhouse in Facility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305T 68-2023设施栽培夏季高温闷棚技术规程》是河北省邢台市发布的关于设施栽培中高温闷棚操作的技术规范。该标准对闷棚前准备、闷棚过程管理以及后续处理等环节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提高设施农业的生产效率和作物品质提供了科学依据。
一、闷棚前准备
标准指出,在实施高温闷棚之前,需要彻底清理棚室内残留物。这包括将上一茬作物的根茎叶全部清除干净,并集中运出棚外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要检查棚膜是否有破损情况,确保其完整性和密封性良好。如果发现有漏洞应及时修补,防止热量流失影响闷棚效果。此外,还需平整土壤表面,去除杂草和石块等杂物,为接下来的操作创造良好条件。
二、闷棚过程管理
在闷棚期间,应保持棚内温度持续处于较高水平。通常情况下,棚温需维持在40℃以上至少7天时间。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可以采用覆盖双层棚膜或加设保温被的方法来增强保温效果。另外,适当减少通风量也是必要的措施之一。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在整个过程中要密切关注棚内的湿度变化,当相对湿度超过85%时,可以通过短时间通风换气的方式降低湿度,避免病害发生。
三、后续处理
完成闷棚后,首先要做的是打开所有通风口进行全面通风降温,待棚内温度降至适宜范围后再进行翻耕作业。翻耕深度一般控制在20厘米左右,目的是将表层土与深层土混合均匀,促进有机质分解转化。接着撒施适量的农家肥或者商品有机肥作为基肥,并结合整地起垄工作一同完成。最后播种下一季作物种子或移栽幼苗即可进入正常生长阶段。
四、其他注意事项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是选择晴朗天气开展闷棚工作,以便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提升棚内温度;二是定期检测土壤pH值及养分含量,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施肥方案;三是对于连作障碍严重的地块可考虑轮作制度,减少病虫害累积风险;四是加强日常巡查维护,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确保设施安全稳定运行。
综上所述,《DB1305T 68-2023设施栽培夏季高温闷棚技术规程》从多个角度规范了闷棚流程,有助于从业者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从而有效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产量与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