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早熟高产大豆齐农10号的生产技术要求,包括品种选择、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和收获等环节的技术措施。本文件适用于黑龙江省及生态条件相似地区早熟高产大豆齐农10号的生产。
Title:Production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Early-maturing and High-yielding Soybean Qinnong No.10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2302T 039-2023 早熟高产大豆齐农10号生产技术规程》是一部专门指导早熟高产大豆品种齐农10号种植的技术规范。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品种特性描述
该标准明确指出齐农10号属于早熟品种,其生育期约为115天左右。这一特性使得它非常适合在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等较短生长季地区种植。同时,齐农10号具有高产潜力,平均亩产量可达180公斤以上,比对照品种增产10%以上。此外,该品种抗逆性强,能够耐受低温冷害和干旱胁迫。
二、栽培技术要点
1. 播种期:应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完成播种。过早播种易遭遇晚霜冻害,过晚则影响产量形成。
2. 种植密度:推荐每亩保苗株数为1.8万-2.0万株。具体密度应根据土壤肥力状况适当调整,肥沃地块可适当稀植,而瘠薄地块则需密植以充分利用光热资源。
3. 施肥管理:基肥施用量占总施肥量的70%,其中氮磷钾比例为1:1:1。追肥应在初花期进行,采用尿素与磷酸二氢钾混合液喷施叶面。
4. 病虫害防治:重点防控大豆食心虫和霜霉病。食心虫可在成虫羽化高峰期喷洒高效氯氰菊酯类杀虫剂;霜霉病可在发病初期喷施甲霜灵锰锌悬浮剂。
三、收获与贮藏
收获时间应在叶片全部脱落、豆荚变黄时进行。机械收获时应注意降低损失率,确保籽粒含水量降至13%以下再入库。贮藏环境要求通风干燥,温度控制在10℃以下,相对湿度不超过65%。
以上内容是对该标准中部分内容的深入解析,旨在帮助农业生产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齐农10号的种植技术,从而实现优质高产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