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紫果云杉造林的技术要求,包括苗木选择、整地、栽植、抚育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紫果云杉的人工造林和相关经营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Picea purpurea Afforest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693-2023 紫果云杉造林技术规程》是甘肃省发布的关于紫果云杉造林的技术规范。以下选取其中一些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条文1】
造林地选择应符合以下条件:土壤厚度≥50cm,坡度≤25°,pH值在5.5~7.5之间。
解读:此条规定了紫果云杉适宜的生长环境。土壤厚度直接影响根系发育,过薄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坡度过大易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成活率。酸碱度范围确保土壤养分有效性,利于苗木生长。
【条文2】
整地方式采用穴状整地,规格为50cm×50cm×40cm。
解读:穴状整地能有效改善局部土壤条件,增大蓄水保墒能力。具体规格考虑了苗木根系生长空间需求,同时便于后期管理操作。
【条文3】
苗木选用1年生容器苗,苗高≥25cm,地径≥0.4cm。
解读:选择1年生容器苗可以保证苗木质量,避免幼苗过于脆弱。苗高和地径指标确保苗木具有良好的生理活性,提高造林成活率。
【条文4】
栽植密度为111株/亩,株行距3m×2m。
解读:合理的栽植密度既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又能保证苗木生长空间。该密度下紫果云杉能够获得良好光照和通风条件,促进健康生长。
【条文5】
造林后第一年抚育2次,第二年后每年抚育1次,每次抚育结合松土施肥。
解读:定期抚育有助于清除杂草,减少水分竞争,促进苗木生长。结合施肥可补充养分,增强树势,提高抗逆性。
以上条文从造林地选择、整地、苗木选择、栽植密度到抚育管理等方面对紫果云杉造林作出了详细规定,为实际生产提供了科学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