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云杉育苗的术语和定义、圃地选择与准备、播种育苗技术、扦插育苗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云杉苗木的培育及相关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Spruce Seedling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2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683-2023 云杉育苗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云杉苗木培育的技术规范,旨在指导和规范云杉苗木的生产过程,提高苗木质量。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苗圃地选择与准备
1. 苗圃地应选择在地势平坦、排水良好、土壤肥沃且富含有机质的地方。
解读:良好的地势可以防止积水导致苗木根部腐烂,而肥沃的土壤则能提供充足的养分支持苗木生长。此外,排水系统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苗圃内的水分管理,进而影响苗木的健康状况。
二、播种育苗
2. 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包括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或福尔马林熏蒸。
解读:种子消毒是预防病害传播的重要措施之一。通过适当的消毒处理可以有效杀灭附着在种子表面的病原菌,降低苗期病害的发生概率。
三、苗木移植
3. 移植时要注意保持苗木的自然姿态,尽量减少根系损伤,并及时浇水定根。
解读:移植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保护苗木根系,避免造成机械性伤害。同时,及时浇水有助于稳定苗木位置,促进其尽快适应新环境并开始正常生长。
四、田间管理
4. 定期除草松土,适时追施肥料,特别是在苗木快速生长期。
解读:定期除草不仅能够减少杂草与苗木之间的竞争关系,还能改善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合理施肥则可补充苗木生长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确保其健康成长。
五、病虫害防治
5. 应采取综合防治策略,包括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及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式。
解读:单一的防治手段往往难以达到理想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共同作用。例如,在初期阶段优先采用物理或生物方式控制害虫数量;当病情严重时再考虑使用低毒高效的农药进行干预。
六、苗木出圃
6. 出圃前要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每株苗木都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解读:严格的出圃检验程序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关键环节。只有经过严格筛选后的合格苗木才能被用于造林工程中,从而保障造林成活率和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