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苜蓿草田主要杂草的综合防除技术,包括防除原则、技术措施及管理要求。本文件适用于甘肃省范围内苜蓿草田杂草的防治与管理。
Title:Comprehensive Control Technology Regulations for Major Weeds in Alfalfa Fiel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2/T 4672-2023《苜蓿草田主要杂草综合防除技术规程》是一项专门针对甘肃地区苜蓿种植中杂草问题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是对规程中几个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杂草种类识别:规程明确指出,苜蓿草田的主要杂草包括猪殃殃、小飞蓬、牛繁缕等。这些杂草不仅与苜蓿争夺养分和水分,还可能传播病虫害。因此,准确识别这些杂草是实施有效防除措施的前提。
2. 防除原则:规程强调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这意味着在种植前应做好土壤处理工作,如深耕翻土以破坏杂草种子萌发环境,并选用抗性强的苜蓿品种。此外,在生长期间要定期巡查田间情况,及时发现并控制杂草蔓延。
3. 化学防除方法:规程推荐使用高效低毒的除草剂如氯氟吡氧乙酸异辛酯等进行喷雾处理。但需注意的是,在使用任何化学药剂之前都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避免过量施用造成环境污染或影响苜蓿品质。同时建议采用轮作制度减少单一用药带来的抗性风险。
4. 物理机械防除:对于一些难以通过化学手段完全清除的大面积杂草区域,可以考虑采用割草机等方式进行物理割除。这种方法虽然成本较高且耗时较长,但对于某些特定类型的杂草(如多年生根茎型)具有较好的效果。
5. 生态调控策略:鼓励建立合理的轮作体系,比如将苜蓿与其他作物如燕麦、豌豆等轮换种植,这样不仅可以打破杂草的生活周期,还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苜蓿健康生长。另外还可以适当增加生物多样性,在田边设置隔离带种植蜜源植物吸引天敌昆虫来抑制杂草繁殖。
以上内容基于DB62/T 4672-2023标准进行了提炼总结,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给出了具体指导建议。希望对从事苜蓿种植的朋友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