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产道地药材麦冬的产地环境、种子种苗、栽培管理、采收加工、质量要求和包装储运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四川省内麦冬的规范化生产和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Production of Sichuan地道 Herbs - Ophiopogon japonicu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085-2023《川产道地药材生产技术规范 麦冬》是一项四川省地方标准,旨在规范麦冬的种植、管理、采收和加工等环节的技术要求。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选址与整地
标准规定,麦冬种植地应选择土层深厚、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质壤土或腐殖质丰富的土壤。pH值应在6.0至7.5之间。在整地时,需要深耕细作,施足基肥,通常每亩施用有机肥2000公斤以上,并结合深翻将肥料均匀混入土壤中。
种植技术
麦冬多采用分株繁殖的方式进行种植。标准建议在春季或秋季进行种植,株行距一般为15厘米×20厘米。种植前要对种苗进行筛选,确保种苗健壮无病害。种植时注意深度适中,过浅容易导致种苗失水死亡,过深则影响出苗率。
田间管理
田间管理包括水分管理和除草两个主要方面。麦冬喜湿润环境但不耐涝,因此需保持土壤适度湿润,避免积水。除草工作要及时进行,尤其是在幼苗期,以免杂草与麦冬争夺养分。此外,还需定期检查病虫害情况,一旦发现应及时采取生物防治或其他环保措施处理。
施肥
在整个生长周期内,根据麦冬的不同生长期合理施肥至关重要。苗期以氮肥为主,促进植株快速生长;开花结果期则需增加磷钾肥的比例,以提高产量和品质。每次追肥后都要及时浇水,帮助养分吸收。
采收与加工
麦冬一般在栽种后的第二年秋末冬初采收。采收时要小心操作,尽量减少机械损伤。采收后的鲜品需立即清洗干净,并晾晒至半干状态后再进行烘干处理。干燥过程中温度不宜过高,以免影响药材的有效成分含量。
通过严格执行上述各项技术规范,可以有效提升川产麦冬的质量和产量,保障其作为道地药材的独特性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