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川白獭兔繁育的场地选择、种兔选择与管理、繁殖技术、饲料与营养、疫病防控及档案记录等要求。本文件适用于川白獭兔的繁育和生产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Breeding of Sichuan White Angora Rabbit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1/T 3067-2023《川白獭兔繁育技术规程》是四川省针对川白獭兔这一特色品种制定的技术规范。以下从重要条文中进行解读:
在繁殖环境方面,标准指出兔舍应保持清洁干燥,温度控制在15℃至25℃之间,湿度维持在50%到70%范围内。这主要是因为适宜的温湿度能够有效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繁殖成功率。
关于饲料配比,规定要求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18%,粗纤维含量保持在14%-18%之间。这样的营养结构可以满足獭兔生长发育的需求,同时避免因营养过剩导致的肥胖问题。
对于种兔的选择与管理,标准强调种兔必须具备优良的遗传特性,并且健康状况良好。成年公兔和母兔的最佳配种年龄分别为9-12月龄和7-10月龄。此外,还建议实行“一公多母”或“二公三母”的群体交配方式以增加后代数量。
另外,在繁殖过程中要特别注意观察母兔的行为变化,如发现有筑巢行为时应及时提供干净柔软的垫草用于产仔。同时也要定期检查新生仔兔的成长情况,确保其正常哺乳及健康成长。
这些条文不仅反映了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理念,也为养殖户提供了具体的实践指导,有助于提升川白獭兔的整体养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