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保山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品种选择、育秧、栽插、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与储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保山市范围内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process Mechanized Rice Production in Baoshan C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5305T 106-2023 保山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是针对保山市水稻种植制定的技术规范,旨在通过机械化手段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以下将从几个关键部分进行解读。
首先,在播种环节中,规程明确指出应选用适宜的机械播种设备,并根据土壤条件选择合适的播种深度与行距。例如,播种深度通常控制在2至3厘米之间,而行距则建议保持在20到30厘米范围内。这样的设置有利于种子发芽及后续生长过程中根系的发育。
其次,在田间管理方面,规程强调了合理灌溉的重要性。规定要求在水稻的不同生长期采取相应的灌溉措施,比如分蘖期需保证田面湿润但不积水,抽穗开花期则需要浅水层维持,灌浆结实期则可适当减少水量。此外还提到要定期检查排水系统是否畅通无阻,防止因积水导致病害发生。
再者,关于施肥管理,规程提出要依据测土配方结果来确定肥料种类和施用量。一般而言,基肥占总施肥量的60%左右,追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是在插秧后7天左右,第二次则是在拔节孕穗期。同时提醒农户注意不要过量施肥以免造成环境污染或影响作物品质。
最后,在收获阶段,规程建议使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械化收获作业。对于含水量较高的稻谷,可以先采用脱粒机初步处理后再入库干燥保存。另外,还特别提到收获时间的选择也很关键,最佳时期为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此时产量较高且籽粒饱满度最佳。
以上是对《DB5305T 106-2023 保山市水稻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规程》部分内容的简要分析,希望能帮助到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