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建筑信息模型(BIM)审查系统中数据交付的内容、格式、要求及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湖北省内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审查系统的数据交付与管理。
Title:Specification for 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 Review System - Part 3: Data Delivery
中国标准分类号:P51
国际标准分类号:93.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2/T 2064.3-2023《建筑信息模型审查系统规范 第3部分:数据交付规范》是湖北省地方标准,于2023年实施。该标准对建筑信息模型(BIM)在设计、施工和运维阶段的数据交付提出了明确要求,确保各参与方能够高效协作并实现信息共享。
以下是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4.1 数据交换格式
这一章节规定了数据交换所使用的文件格式。推荐使用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es)作为主要的数据交换格式,因为它是一种开放标准,支持多种软件之间的互操作性。同时,还应考虑使用RVT、DWG等特定软件专有格式以满足特定需求。所有数据交换必须遵循最新的国际或国家标准,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完整性。
5.1 模型深度与精度
根据项目不同阶段的要求确定模型的几何精度和属性信息的详尽程度。例如,在初步设计阶段,模型可能只需要较低级别的细节,而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则需要更高的精确度。此外,还需明确哪些元素需要包含详细的物理特性和性能参数,哪些可以简化处理。
7.1 文件命名规则
为了便于管理和检索,所有提交的文件都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命名。这包括但不限于项目名称、阶段标识符、专业分类以及版本号等内容。例如,“XX项目_结构施工图_V1.0.ifc”。这样不仅方便了内部团队的工作流程,也有利于外部审查人员快速定位所需资料。
9.1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
鉴于BIM项目涉及大量敏感信息,在整个数据传输过程中必须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来防止未经授权访问或泄露。建议采用加密技术对重要文件进行保护,并建立严格的权限控制系统,只允许授权用户访问特定资源。同时,还应该定期备份数据以防丢失,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关于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
以上仅为部分内容摘录及解释,具体实施时还需结合实际情况参考完整文本及相关附录说明。希望这些内容能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此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