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番茄椰糠基质架式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栽培设施、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及采收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范围内采用椰糠基质进行架式栽培的番茄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omato Cultivation on Coconut Coir Substrate in Raised Bed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3/T 1052-2023《番茄椰糠基质架式栽培技术规程》是一项江苏省徐州市的地方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该标准规定了番茄在椰糠基质架式栽培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设施与设备要求、基质准备、品种选择、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采收等环节的技术规范。以下将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入解析。
基质准备
标准中明确规定,椰糠作为主要基质材料应经过充分发酵处理以保证其物理化学性质稳定。具体要求包括pH值控制在6.0-7.0之间,电导率不超过2.0mS/cm,并且要确保基质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和保水性。此外还强调了基质混合比例的重要性,通常建议椰糠与其他有机物如珍珠岩或蛭石按一定比例混合使用。
品种选择
关于品种的选择,标准指出应当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市场需求来确定适宜种植的番茄品种。推荐选用抗病性强、产量高且品质优良的新优品种。同时对于不同生长阶段所需光照强度也有相应指导,比如幼苗期需提供充足但不过度强烈的光照条件。
定植与田间管理
在定植方面,标准提出了合理的株行距安排(一般为40cm×60cm),并要求每个植株周围铺设滴灌带以便精准灌溉。田间管理部分特别提到温度调控措施,在开花结果期间白天保持20℃-25℃左右较为理想,夜间则可适当降低至15℃-18℃。另外还应注意定期检查支架是否牢固以及及时修剪侧枝以促进主茎生长。
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防治是本规程的重点之一。标准提倡采用综合防控策略,优先考虑农业防治手段如轮作倒茬、清洁田园等方法减少病原菌积累。化学药剂使用时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并注意轮换用药以防产生抗药性。对于常见的番茄灰霉病、白粉虱等问题给出了具体的预防措施和技术要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番茄椰糠基质架式栽培技术规程》不仅涵盖了从基础到细节的全面指导,而且结合了现代高效农业生产的需求,为实现优质高效番茄生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