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冷凉地区结球甘蓝集约化育苗的术语和定义、环境条件、育苗设施与设备、基质要求、种子处理、播种技术、苗期管理、病虫害防治及出圃标准。本文件适用于冷凉地区结球甘蓝的集约化育苗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Intensive Seedling Cultivation of Heading Cabbage in Cold Reg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冷凉地区结球甘蓝集约化育苗技术规程DB15/T 3064—2023是内蒙古自治区发布的关于结球甘蓝育苗的重要标准。以下对其中的关键条款进行深度解读。
首先在育苗设施方面,标准要求使用连栋温室或日光温室,并配备完善的保温、降温、通风等设备。这主要是因为冷凉地区温度变化大,需要通过人工调控来保证适宜的生长环境。温室的结构设计要确保透光率高,保温性能好。
其次在基质选择上,规定应以草炭为主,配合珍珠岩、蛭石等材料,pH值控制在5.8-6.5之间。这是因为结球甘蓝幼苗对养分吸收有特定需求,合适的基质可以提供良好的水气平衡和营养供应。
播种环节要求采用精量播种机,每穴播种量为2-3粒,覆土厚度为0.8-1.0厘米。这样可以提高种子利用率,同时保证出苗整齐。播种前需对种子进行消毒处理,常用的方法是温汤浸种。
育苗期间的温度管理非常重要。出苗期白天温度保持在20-25℃,夜间12-15℃;幼苗期白天18-22℃,夜间10-12℃。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影响幼苗质量。
水分管理方面,遵循\"见干见湿\"的原则,即土壤表面干燥时及时浇水,但不能积水。每次灌溉水量要适中,避免造成土壤板结。
肥料施用应在幼苗长至2-3片真叶时开始,每7-10天追肥一次,氮磷钾比例为2:1:1。后期可适当增加钾肥用量,促进植株健壮。
病虫害防治是育苗成功的关键。要定期检查苗床情况,一旦发现病虫害立即采取措施。推荐使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药剂的使用频率。
最后在炼苗阶段,逐步降低温室内的温度和湿度,让幼苗适应外界环境条件。通常需要提前7-10天开始炼苗,为定植做好准备。
以上是对DB15/T 3064—2023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款的深入解析,希望对实际生产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