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河北省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技术要求、管理措施及效果评估。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受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工作,为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提供技术指导。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Safe Utilization of Heavy Metal Contaminated Farmland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1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15/T 3060—2023《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规范》是内蒙古自治区制定的一项地方标准,旨在指导和规范重金属污染耕地的安全利用工作。以下是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1. 范围与适用对象:该标准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内所有受到重金属污染的耕地。明确了标准的适用范围,确保了在全区范围内统一执行。
2. 术语和定义:标准中对“安全利用”、“修复治理”等核心概念进行了明确界定。例如,“安全利用”是指通过各种措施降低土壤中重金属的有效性,减少其向农作物转移的风险,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3. 监测与评估:要求定期对耕地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建立详细的土壤重金属含量数据库。同时,需根据检测结果评估不同区域的污染程度,并据此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
4. 风险管控措施:
- 农艺调控:提倡合理施肥、选择低吸收品种等方式来控制作物体内重金属含量。
- 物理隔离:如铺设防渗膜或设置缓冲带以阻止污染物扩散。
- 生物修复:利用植物吸收、微生物降解等自然过程净化土壤。
5. 效果评价体系:规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以及主要重金属元素浓度变化情况。强调了长期跟踪监测的重要性,以便及时调整优化策略。
6. 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鼓励地方政府公开相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倡导农民积极参与到具体的防治活动中来,形成政府主导、群众配合的良好局面。
7. 应急响应机制:对于突发性的严重污染事件,标准提出了快速反应流程,包括现场勘查、紧急处置直至恢复正常状态等步骤。
以上内容只是对部分重要内容进行了概述性说明,实际操作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理解和实施DB15/T 3060—2023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