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富平尖柿炭疽病的防治原则、监测与诊断方法、综合防治措施及药剂使用规范。本文件适用于富平尖柿种植过程中炭疽病的预防和控制。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the Control of Anthracnose in Fuping Pointed Persimm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5T 141-2021《富平尖柿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是专门针对富平地区尖柿种植过程中炭疽病防治制定的技术标准。以下选取其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一、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中明确了炭疽病的定义为由真菌引起的尖柿果实病害,其主要表现为果实表面出现圆形或不规则形褐色斑点,严重时会导致果实腐烂脱落。同时规定了“发病初期”、“典型症状”等专业术语的具体含义,有助于统一认识,便于实际操作。
二、病害发生规律
根据标准内容,炭疽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密切相关。高温高湿环境有利于病原菌繁殖扩散,尤其是在雨季后期至采收前这段时间内,若连续阴雨天气则更易引发大规模爆发。此外还提到树势衰弱、通风透光不良以及管理不当等因素也会增加发病几率。
三、预防措施
1. 选育抗病品种:建议优先选用经过鉴定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新优品种;
2. 加强栽培管理:包括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时修剪等手段来增强植株自身抵抗力;
3. 清洁田园卫生:及时清除园内杂草落叶及病残体,减少初侵染源;
4. 增施有机肥料:适量增施磷钾肥可提高植株抗逆性;
5. 合理灌溉排水:避免积水现象发生,保持土壤适度湿润即可。
四、化学防治方法
当田间监测到病害即将流行时应立即采取化学药剂喷雾处理。推荐使用的杀菌剂有甲基硫菌灵、多菌灵等,并且要求严格按照说明书浓度配比使用,不得随意加大剂量。每次用药间隔7-10天左右,连续喷洒2-3次直至病情得到控制为止。同时强调在收获前20天停止任何农药施用,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五、生物防治技术
鼓励采用生物制剂如木霉菌、芽孢杆菌等对病原微生物进行拮抗作用。这些有益微生物能够有效抑制病害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传统化学农药,实现绿色防控目标。
六、综合防控策略
提倡将上述各种方法有机结合在一起形成一套完整的综合防控体系。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手段相互配合,既达到了高效控制病害的目的,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环境污染风险。
总之,《富平尖柿炭疽病防治技术规程》为我们提供了系统全面的技术指导方案,对于保障当地尖柿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广大果农朋友能够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该标准的各项要求,共同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