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的基本要求、评估指标体系、评估方法和改进措施。本文件适用于湖南省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的建设与评估工作。
Title:Assessment Specification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Era Civilization Practice Centers (Sub-centers, Stations)
中国标准分类号:A10
国际标准分类号:01.1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评估规范DB43/T 2023是一部重要的地方性标准,用于指导和评估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的开展情况。以下将选取几个关键条文进行深入解读。
首先,在组织架构方面,标准要求明确指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应设立专门的工作机构,并配备专职工作人员。这不仅保证了活动的有效执行,也体现了对文明实践活动的重视程度。例如,第5.1条明确规定了中心需有独立办公场所,且面积不得少于50平方米,以确保有足够的空间开展各类培训与交流活动。
其次,关于队伍建设,标准强调要建立一支由志愿者为主体的服务队伍。根据第5.3条的要求,每个站点至少需要有30名注册志愿者,这些志愿者应当经过专业培训并具备一定的服务技能。此外,还鼓励吸纳社会贤达人士加入其中,形成多元化的服务团队。
再者,在活动内容上,标准提出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形式。如第6.2条提到,每年应当举办不少于12次的主题实践活动,涵盖理论宣讲、文化文艺、科学普及等多个领域。同时,还需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创新活动载体,比如利用新媒体平台扩大影响力等。
最后,在考核评价机制中,标准特别注重实效性。第7.1条指出,各级文明实践中心需建立健全绩效评估体系,定期对各项工作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评比,并将结果作为评选先进集体和个人的重要依据之一。这种做法有助于促进各层级单位积极履行职责,提升整体服务水平。
综上所述,《DB43/T 2023》通过上述几方面的具体规定,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指引,对于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