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南方地区地表高温遥感监测与评估的方法、技术要求和流程,包括数据获取、处理、分析及结果验证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南方地区地表高温的遥感监测与评估工作,为农业、气象、环境等领域提供技术支持。
Title:Southern Surface High Temperature Remote Sensing Monitoring and Evaluation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07.0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3/T 2643-2023《南方地表高温遥感监测评估方法》是一项专门针对南方地区地表高温现象制定的监测和评估技术规范。这项标准适用于湖南、江西等南方省份的地表高温环境监测,对于指导相关领域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标准适用范围
标准明确指出,该方法适用于以遥感技术为基础的地表高温监测与评估工作。这包括但不限于城市热岛效应、森林火灾风险评估以及农业干旱监测等领域。通过遥感数据获取的地表温度信息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以便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高温带来的各种问题。
数据源要求
在数据采集方面,标准强调了数据质量的重要性。要求使用分辨率不低于10米的空间分辨率传感器获取影像数据,并且影像的时间跨度应覆盖整个夏季高温期。此外,还要求影像数据需经过辐射校正和几何校正处理,确保其准确性。
监测指标体系
标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监测指标体系,主要包括地表温度、植被指数(如NDVI)、归一化水体指数(NDWI)等多个参数。其中地表温度是核心指标,用于直接反映地表的热量状况;而植被指数则可以间接反映植被覆盖率对地表温度的影响。
高温阈值设定
根据南方地区的气候特点,标准给出了不同季节的地表高温阈值。例如,在夏季,当连续三天的日平均地表温度超过40℃时即判定为极端高温天气。这一阈值的设定综合考虑了历史气象数据和生态系统的耐受能力。
数据处理流程
标准详细描述了从原始数据接收至最终结果输出的数据处理流程。其中包括数据预处理、异常值检测、空间插值、统计分析等步骤。特别提到,在进行空间插值时应采用克里金法或反距离权重法,以提高预测精度。
结果表达方式
关于监测结果的表现形式,标准建议采用地图叠加的方式展示。即将地表温度分布图与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类型图等叠加起来,便于决策者直观了解各区域的具体情况。同时,还需生成相应的统计报表,列出各区域内达到或超过高温阈值的天数及比例。
实施建议
最后,标准还给出了几点实施建议。首先,各执行单位应当建立完善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定期更新基础数据;其次,要加强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沟通协作,共享资源信息;再次,要注重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整体技术水平。
总之,《南方地表高温遥感监测评估方法》不仅提供了具体的监测技术和操作指南,也为今后类似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它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价值,对于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