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哈密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的技术要求和管理措施。本文件适用于哈密瓜种植过程中病虫害的绿色防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Major Diseases and Pests of Hami Mel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 6505T 162—2023哈密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通过科学、环保的方法有效控制哈密瓜种植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以下将选取部分关键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病虫害监测与预警
标准中明确规定,种植户需建立完善的病虫害监测体系,定期巡查田间情况,记录病虫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及程度。同时,要求各地区农业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指导农户采取预防措施。例如,在每年春季开始时,应特别注意蚜虫和白粉病的早期迹象,一旦发现有轻微症状出现,即刻启动防治预案。
农业防治措施
在农业防治方面,强调合理轮作制度的重要性。建议与非葫芦科作物轮作至少两年以上,避免连作导致土壤中病原菌积累过多。此外,还提倡使用抗病品种,并且要注意保持良好的田间卫生条件,比如及时清除杂草、残株落叶等可能成为病虫害滋生地的物质。
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是本标准的一大亮点。鼓励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来控制蚜虫数量;应用微生物制剂如苏云金杆菌(Bt)对付钻蛀性害虫;以及采用植物源杀虫剂如印楝素处理某些特定害虫。这些方法不仅效果显著,而且对环境友好,有助于维持生态平衡。
化学农药使用原则
尽管提倡优先采用物理或生物手段进行病虫害管理,但在必要情况下仍允许适量使用化学农药。不过,必须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关于农药使用的限制规定,选择高效低毒产品,并严格按照推荐剂量施用,不得随意加大用量或者频繁喷洒。每次用药后要记录清楚日期、种类、浓度等信息以便追溯。
收获前的安全间隔期
为了确保最终产品的安全性,标准特别指出,在最后一次使用任何类型农药之后至采收之间必须留出足够的安全间隔期。具体时间长短取决于所使用的药剂性质及其残留降解速度等因素。只有当检测结果显示符合国家标准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MRLs)时,方可上市销售。
总之,《DB 6505T 162—2023》为我们提供了一套全面而系统的哈密瓜病虫害绿色防控方案,既考虑到了实际操作可行性,又兼顾了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需求。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认真学习并积极践行这一规范,共同促进新疆乃至全国范围内哈密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