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离子吸附型废弃稀土矿区土壤质量调查评价的技术要求,包括调查内容、采样方法、检测指标和评价方法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离子吸附型废弃稀土矿区土壤质量的调查与评价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Investigation and Evaluation of Soil Quality in Abandoned Ion-adsorption Rare Earth Mines
中国标准分类号:Z50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8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6/T 1780-2023《离子吸附型废弃稀土矿区土壤质量调查评价技术规范》是一项专门针对江西省内离子吸附型废弃稀土矿区土壤质量调查与评价的技术性地方标准。以下将对标准中的关键内容进行深入解读。
调查范围与布点原则
标准明确规定了调查范围应包括所有已关闭或正在关闭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开采区及其周边可能受到污染影响的区域。布点时需遵循均匀性和代表性原则,确保每个采样单元内至少设置三个采样点,并且在不同深度分别采集样品以全面反映土壤状况。
样品采集与保存
在样品采集过程中,要求使用非金属材质工具进行操作,避免引入外来污染物。对于表层土(0-20cm),每点取样量不少于5kg;深层土则根据实际需要确定。采集后的样品应立即密封并在4℃条件下保存,最长不得超过72小时。
分析项目及方法
该标准提出了多项必测指标,如pH值、有机质含量、重金属浓度等。其中特别强调了对放射性元素铀(U)和钍(Th)的关注,因为这些元素在稀土矿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富集于土壤中。分析方法上推荐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AAS)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以确保数据准确性。
土壤质量评价体系
土壤质量评价采用综合指数法,即将各项检测结果转换成标准化得分后加权求和得到总分。评价等级划分为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级别。具体而言,当总分大于等于90分为优秀;70至89分为良好;60至69分为合格;低于60分为不合格。
环境风险评估
除了常规的质量评价外,还需开展环境风险评估。这一步骤主要通过计算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来判断是否存在超出正常水平的风险。如果发现存在较高风险,则需要进一步制定修复方案并实施治理措施。
以上是对DB36/T 1780-2023《离子吸附型废弃稀土矿区土壤质量调查评价技术规范》部分内容的重点解读。这项标准为科学合理地开展相关工作提供了指导依据,在促进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