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强筋麦复种谷子滴灌栽培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术语和定义、种植模式、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储运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河北省内类似生态条件下的强筋麦与谷子轮作的滴灌栽培全程机械化生产。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Full Mechanization of Strong Gluten Wheat and Foxtail Millet Relay Intercropping under Drip Irrigation Cultiv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B 33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强筋小麦与谷子复种模式在河北省具有重要意义,该模式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提高土地利用率。《DB13/T 467-2023 强筋麦复种谷子滴灌栽培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为这一种植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指导。
规程中强调了土壤准备的重要性,要求耕层深厚且疏松,以利于作物根系发育。播种前需施足基肥,确保养分供应充足。对于强筋小麦的播种,建议采用精量播种机,行距控制在20-25厘米之间,播种深度保持在3-5厘米,每亩播种量约为8-10公斤。同时,规程指出应根据土壤墒情适时灌溉,保持田间持水量在70%-80%之间。
在谷子播种环节,规程推荐使用免耕播种机,行距设定为40-50厘米,播种深度约3-4厘米,每亩播种量为0.75-1.0公斤。谷子出苗后要及时查苗补种,保证全苗齐苗。滴灌系统的设计和安装需遵循节水高效的原则,滴头间距一般为30-40厘米,滴头压力保持在0.1-0.15兆帕。
全程机械化是本规程的一大亮点,涵盖了从整地、播种到收获的各个环节。例如,在收获阶段,强筋小麦和谷子可分别选用联合收割机进行机械化作业,确保收获效率和质量。规程还特别提到,收获后的秸秆处理应采取机械化粉碎还田或集中处理的方式,以减少环境污染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
通过严格执行这些技术规程,可以有效提升强筋小麦与谷子复种的产量和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