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艾绒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原料要求、加工工艺流程及技术要求、质量控制、包装、标志、运输和贮存。本文件适用于艾绒的加工生产及相关质量管理。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Artemisia Vulgaris Processing
中国标准分类号:Z51
国际标准分类号:11.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1/T 201-2022艾绒加工技术规程》是陕西省地方标准,规定了艾绒加工的技术要求、工艺流程和质量控制等内容。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款的详细解读。
一、范围与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标准适用于以艾草为原料生产的艾绒产品的加工过程。引用了GB/T 1.1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等文件。这表明艾绒加工应遵循标准化的基本原则,确保产品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二、术语和定义
明确了艾绒、艾绒等级等专业术语。例如,艾绒是指以艾草为原料经过加工制成的产品,按其外观形态分为粗绒、细绒两类。这一定义有助于统一行业认知,避免因理解差异导致的质量纠纷。
三、技术要求
1. 原料要求:规定了艾草的产地、采摘时间及质量指标。如要求艾草来源于无污染地区,采摘时间为每年5月至7月之间,且艾草含水量不超过12%。
2. 加工工艺:详细描述了从艾草预处理到成品包装的全过程。包括清洗、干燥、粉碎、筛选等多个环节的具体参数。比如,干燥温度应控制在40℃~60℃范围内,粉碎后的艾绒纤维长度应在0.5mm~3mm之间。
3. 卫生安全:强调生产环境需符合GMP(良好生产规范)要求,并对微生物限量做出了明确限制。
四、检验方法
给出了各项指标的检测手段。对于水分含量采用烘干法测定;色泽通过目视比色卡对比判断;灰分则按照GB/T 8302执行。这些科学合理的检验方式保证了结果准确可靠。
五、标志、包装、运输与贮存
要求在外包装上标注产品名称、规格型号、生产日期等信息,并使用防潮材料进行密封包装。同时指出运输过程中要防止雨淋暴晒,储存时保持通风干燥且远离火源。
六、附录
提供了艾绒理化性能测试方法以及常见问题解决指南等内容。这对于新手从业者来说非常实用,能够快速掌握操作技巧并提高工作效率。
总之,《DB6101/T 201-2022艾绒加工技术规程》为艾绒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各相关企业应当严格按照标准执行,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