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设施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的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防治效果评价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陕西省设施草莓生产中的病虫害综合防治。
Title:Integrated Pest Management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 for Strawberry in Greenhous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6101T 120-2022《设施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是一项针对设施草莓种植中病虫害管理的技术标准。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病虫害预测预报
标准要求定期监测草莓园内的病虫害情况,包括蚜虫、白粉病等常见病虫害。规定了监测频率和方法,例如使用黄色粘板来捕捉蚜虫,通过观察叶片背面是否有白色粉末状物质判断白粉病的发生。
农业防治措施
强调了农业防治的重要性,包括合理轮作、选用抗病品种、科学施肥与灌溉等。比如,在选择草莓品种时应优先考虑抗病性强且适应当地气候条件的品种;同时要避免连续多年在同一地块种植草莓,以减少土壤中病原菌积累。
生物防治
提倡利用天敌昆虫如瓢虫控制蚜虫数量,并鼓励使用生物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对于某些特定病害(如灰霉病),可以采用拮抗菌制剂进行预防性喷洒。
化学防治
明确了化学药剂使用的前提条件及注意事项。当病虫害达到一定危害程度时才可采取化学防治手段,并且必须严格按照说明书推荐剂量施用,不得随意加大浓度或增加次数。此外,还特别指出不同类型的杀菌剂、杀虫剂之间可能存在交叉耐药性问题,因此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应注意轮换用药。
安全间隔期
规定了采摘前最后一天至允许上市销售之间的安全间隔时间。这一期限是为了确保残留药物降解到对人体无害水平而设定的关键指标之一。
以上内容仅涵盖了部分核心条款,具体执行还需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希望这些信息能够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DB6101T 120-2022《设施草莓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