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专用水文测站的选址、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及数据处理等方面的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专用水文测站的新建、改建、扩建及运行管理工作。
Title:Special Hydrological Station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中国标准分类号:P52
国际标准分类号:13.0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301/T 0417—2023 专用水文测站建设与管理规范》是杭州市地方性技术标准,于2023年正式实施。该标准对专用水文测站的规划、设计、建设、运行维护以及资料整编等环节作出了明确规定,旨在提升水文监测数据的质量和可靠性,为防汛抗旱、水资源管理和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重点条文解读如下:
第5章 建设要求
5.1 站点选址
第5.1.1条指出,测站选址应综合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流域或区域的代表性,确保站点能够反映所在区域的水文特性;二是交通便利性,便于设备安装调试及日常巡检;三是安全条件,远离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地段。
解读:此条款强调了站点布局的合理性。例如,在山区河流设置测站时,需避开滑坡、泥石流高风险区,同时兼顾到附近道路状况,以保障工作人员的安全和工作效率。
5.2 设施配置
第5.2.3条规定,固定式水位观测设施应包括水尺、自记水位计等,并且要求所有仪器设备均需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解读:明确提出了仪器设备的选择标准,即必须选用经过认证的产品。这不仅保证了测量精度,还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和耐用性。
第6章 运行管理
6.1 日常巡查
第6.1.2条要求每月至少进行一次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测井是否积水、仪器工作状态、通信线路完好程度等。
解读:定期巡查是确保测站正常运转的关键措施之一。通过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可以有效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减少突发故障带来的损失。
6.2 数据采集与传输
第6.2.4条指出,数据采集频率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但不得低于每小时一次;对于特殊时段如暴雨期,则需加密至每十分钟一次。
解读:这一规定充分考虑到了不同时间段内水文变化规律的不同特点。特别是在极端天气条件下,高频次的数据采集有助于捕捉到更详细的动态信息,为决策提供支持。
第7章 资料整编
7.1 整编原则
第7.1.1条强调,所有整理归档的数据都必须真实准确,不得随意修改原始记录。
解读:真实性是水文资料价值的核心所在。任何人为篡改都会严重损害资料的可信度,进而影响后续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因此,在整个整编过程中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以上只是部分重要条文的简要说明,更多细节还需要结合具体应用场景深入研究学习。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