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数字城管信息采集质量评价的术语和定义、评价原则、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及结果应用。本文件适用于浙江省内城市数字化城市管理信息采集的质量评价工作。
Title:Evaluation Specification for Digital City Management Information Collection Quality
中国标准分类号:L80
国际标准分类号:35.240.3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数字城管信息采集质量评价规范》(DB3301/T 0414—2023)是杭州市地方标准,用于指导和规范数字城管信息采集的质量评价工作。以下将从几个关键条文出发,对其内容进行深入解析。
首先,《规范》在第5.1条明确了信息采集的基本要求,强调了信息采集应做到及时、准确、全面。这意味着信息采集人员在执行任务时,不仅要快速响应事件,还要确保所收集的信息真实可靠,覆盖所有相关细节。例如,在处理城市道路破损问题时,需要记录破损的具体位置、程度以及影响范围等信息。
其次,《规范》在第6.2条提出了对信息采集员的工作能力评估标准。这包括信息采集员的专业技能、责任心以及团队协作能力。专业技能不仅限于熟悉地理信息系统操作,还包括对城市管理法律法规的理解;而责任心则体现在对待每一项任务的态度上,比如是否主动发现并上报潜在的问题隐患。此外,良好的团队合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特别是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够迅速形成合力解决问题。
再者,《规范》第7章详细规定了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分配。其中,“信息完整度”占比较高,反映了信息采集过程中完整性的重要性。例如,在描述某建筑物违法建设情况时,除了提供基本的地理位置信息外,还应该包含建筑结构类型、使用性质等相关资料。另外,“时效性”也是重要考量因素之一,即从发现问题到提交报告的时间间隔不应过长,以保证管理部门能及时采取措施。
最后,《规范》特别强调了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见第8章)。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如何妥善保管采集来的敏感数据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规范》要求建立严格的数据管理制度,包括但不限于访问权限控制、加密存储等技术手段来保障信息安全,并且不得非法获取或泄露个人隐私信息。
综上所述,《数字城管信息采集质量评价规范》通过设定明确的标准和流程,为提升城市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它不仅有助于改善市民生活环境质量,同时也促进了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与协同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