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菊花植保无人机施药的技术要求、作业准备、操作流程、安全与防护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使用植保无人机对菊花进行农药喷洒作业的农业生产活动。
Title: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Drone-based Pesticide Application on Chrysanthemum in Jiangsu Province
中国标准分类号:B 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5.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菊花植保无人机施药技术规程》(DB3209/T 1225-2023)是江苏省盐城市地方标准,旨在规范菊花种植过程中使用植保无人机进行施药的操作流程和技术要求。以下为该标准的重要条文及其详细解读:
【条文】4.1 施药前准备
【解读】在施药前应确保无人机设备处于良好状态,包括检查电池电量、喷洒系统是否正常工作等。同时,操作人员需接受专业培训并熟悉设备性能及安全操作规程。此外,还需根据天气预报选择适宜的作业时间,避免大风或降雨天气。
【条文】4.2 药剂选用与配制
【解读】所使用的农药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并取得相应的登记许可。配制药液时应严格按照说明书的比例进行稀释,不可随意增减浓度。对于易挥发或光解的药剂,应注意储存条件和使用时效。
【条文】4.3 作业参数设置
【解读】飞行高度一般设定在1.5至3米之间,具体高度取决于地形地貌及作物高度;飞行速度控制在4至6米/秒范围内;喷幅宽度则依据机型确定,通常为3至8米。这些参数直接影响到药液覆盖均匀度以及防治效果。
【条文】4.4 安全防护措施
【解读】作业期间,操作人员应穿戴防护服、手套、口罩等个人防护装备,远离喷洒区域。若遇紧急情况如设备故障或药液泄漏,应及时停止作业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另外,在人口密集区或水源保护区附近进行施药活动时,需特别注意周边环境安全。
【条文】4.5 效果评估与调整
【解读】完成一次完整的施药过程后,应对实际覆盖面积、用药量等数据进行记录,并结合田间调查结果对施药效果作出评价。如果发现存在局部未覆盖或者过量使用等问题,则需要及时调整后续作业方案。
以上内容涵盖了从前期准备到后期评估各个环节的关键点,希望广大从业者能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科学合理地运用植保无人机开展菊花病虫害防控工作,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环境污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