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基层社会工作站(室)的建设原则、功能定位、场所要求、人员配置、服务内容、管理制度和评价改进等方面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基层社会工作站(室)的建设和管理。
Title: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Grassroots Social Work Stations (Rooms)
中国标准分类号:A90
国际标准分类号:03.16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基层社会工作站(室)作为服务群众的重要平台,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着关键作用。《DB3205T 1070-2023 基层社会工作站(室)建设与管理规范》为这一领域提供了系统性的指导。以下将围绕该标准中的重要条文进行详细解读。
首先,关于场地设置部分,标准明确指出基层社会工作站(室)应选址于交通便利、人口相对集中的区域,并且需要具备独立的办公和活动空间。这意味着站点不仅要方便居民访问,还应当确保工作人员能够高效开展工作。例如,规定中提到的“办公区面积不少于20平方米”以及“接待区需满足同时容纳至少5人咨询”的要求,都是为了保证基本的服务能力和工作效率。
其次,在人员配备方面,标准强调了专业性和多样性的重要性。要求每个站点至少配备一名专职社会工作者,并鼓励吸纳志愿者参与日常运营。此外,还特别提到了对社会工作者职业资格认证的要求,这不仅提高了服务的专业水平,也保障了服务质量的一致性。
再者,对于服务内容的规定同样细致入微。标准涵盖了从基础的信息咨询服务到深入的心理健康辅导等多个层面的服务项目。特别是提到要定期举办社区活动以增强邻里关系,这种做法有助于构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同时,还要求建立详细的档案管理制度,确保每位来访者的资料都能得到妥善保存和合理使用。
最后,关于监督管理机制也是不可忽视的一部分。标准提出要建立健全内部监督体系,包括但不限于定期考核制度、投诉处理流程等。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防止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调整优化服务策略。
综上所述,《DB3205T 1070-2023》通过对场地选择、人员配置、服务提供及监督管理等方面的全面规范,为提升基层社会工作站(室)的整体效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不仅是对现有工作的总结提炼,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指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