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中小规模猪场非洲猪瘟清洁消毒的基本要求、消毒剂选择、消毒程序及注意事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泰州市中小规模猪场的非洲猪瘟防控清洁消毒工作。
Title: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leaning and Disinfection of Small and Medium Swine Farms Against African Swine Fever
中国标准分类号:B46
国际标准分类号:65.1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12/T 2056—2023《中小规模猪场非洲猪瘟清洁消毒技术规程》是一项重要的地方标准,旨在指导中小规模猪场有效开展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以下是对该标准中一些关键条文的详细解读:
1. 消毒剂的选择与使用
条文内容: 第5.1节规定了消毒剂应选用国家批准的高效、低毒、无残留的产品,并要求按照说明书正确配制和使用。
解读: 在选择消毒剂时,优先考虑那些经过权威机构认证的产品,确保其安全性与有效性。使用前需仔细阅读产品说明书,严格按照推荐浓度和方法进行操作,避免因浓度过高导致猪只中毒或浓度过低影响消毒效果。
2. 清洁消毒流程
条文内容: 第6.1节指出清洁消毒工作应遵循“先清洁后消毒”的原则,先清除污物再进行消毒处理。
解读: 这一原则强调了物理清洁的重要性。在实际操作中,首先需要彻底清扫圈舍内的粪便、饲料残渣等污染物,随后再使用合适的消毒剂进行全面喷洒。这样做可以提高消毒效率,防止污物掩盖病原体而降低消毒效果。
3. 定期消毒频率
条文内容: 第7.1节建议日常消毒至少每周一次,发生疫情时则需每日消毒。
解读: 日常维护中的定期消毒有助于维持良好的卫生环境,预防疾病的发生。而在面对突发疫情的情况下,增加消毒频次能够更有效地切断传播途径,保护猪群健康。
4. 特殊部位的消毒措施
条文内容: 第8.2节特别提到对猪舍入口处、饲料间等重点区域要加强消毒管理。
解读: 这些区域通常是病原体容易进入的关键点。加强这些部位的消毒不仅能够减少外界病原入侵的风险,还能控制内部病原向外扩散。因此,在日常管理中应当给予足够重视,采取更加严格的消毒手段。
以上几点只是整个标准中的部分内容,但它们涵盖了从消毒剂选择到具体实施细节等多个方面,为中小规模猪场提供了科学合理的操作指南。严格执行这些规定对于防控非洲猪瘟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