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小作坊加工生湿面制品的基本要求、场所与设施、设备、原辅材料、加工过程控制、包装、标识、储存和运输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江苏省内小作坊加工生湿面制品的生产管理。
Title:Management Specification for Small-scale Workshop Processing of Fresh Wet Noodle Products
中国标准分类号:XK 0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24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3208/T 189—2023《小作坊加工管理规范 生湿面制品》是江苏省连云港市为规范生湿面制品小作坊的生产加工行为而制定的地方标准。该标准从原料控制、加工场所、设施设备、人员卫生、生产过程控制、产品检验和贮存运输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旨在保障生湿面制品的质量安全。
一、原料控制
标准规定生湿面制品所用原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的要求。企业需建立并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确保原料来源可追溯。禁止使用发霉变质、掺杂使假或超过保质期的原料。特别强调不得添加非食用物质,严格按照GB 2760规定的范围和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
二、加工场所与设施设备
加工场所应布局合理,分为原料处理区、生产加工区、成品存放区等,并保持清洁卫生。地面应采用防滑、易清洗材料铺设,墙面和天花板应光滑无裂缝。配备足够的通风、排水、照明设施以及防尘、防蝇、防鼠装置。生产用水应符合GB 5749的规定。设置独立的洗手、更衣、消毒区域,配备相应的洗手池、干手器等设施。
三、人员卫生
从业人员需每年进行健康检查,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进入生产区前必须穿戴整洁的工作服帽,保持个人卫生。操作时不得佩戴饰物,不得化妆。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人员应戴口罩。加工过程中如出现咳嗽、发热等症状应及时停止工作并向主管报告。
四、生产过程控制
生产工艺流程应科学合理,避免交叉污染。生熟食品分开存放,半成品与成品分开存放。严格控制生产温度和时间,防止微生物滋生。使用前应对生产设备进行彻底清洗消毒。包装材料应符合食品安全要求,避免二次污染。定期对生产环境进行清洁消毒,保持适宜的温湿度条件。
五、产品检验
出厂产品应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主要检测项目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等。企业应具备必要的检验设备和能力,不具备条件的可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验。保留完整的检验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产品保质期满后六个月。
六、贮存与运输
成品应分类存放于阴凉干燥处,避免阳光直射。不同类别产品之间应保持适当距离,防止串味。定期检查库存产品,及时清理过期或变质品。运输工具应清洁卫生,装运前应进行检查。装卸时轻拿轻放,防止挤压碰撞造成破损。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雨防晒,保持车厢内适宜的温湿度。
七、其他要求
鼓励企业采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产品质量。定期开展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持续改进管理体系。加强与监管部门的沟通配合,接受监督检查。建立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发生问题时能迅速采取措施控制事态发展,最大限度减少损失。
综上所述,《小作坊加工管理规范 生湿面制品》通过一系列细致全面的规定,为企业提供了明确的操作指南,有助于提升生湿面制品的整体质量水平,保护消费者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