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食品中鼠李糖乳酪杆菌的PMA-qPCR检验方法,包括原理、试剂、设备、操作步骤、结果计算与表达。本文件适用于各类食品中鼠李糖乳酪杆菌的活菌检测。
Title:Food Lactic Acid Bacteria Testing - Lactobacillus Rhamnosus Testing by PMA-qPCR Method
中国标准分类号:X42
国际标准分类号:07.100.01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本文将围绕《TCIFST 020-2024 食品用菌种检验 鼠李糖乳酪杆菌检验 PMA-qPCR法》的新旧版本差异展开,重点分析“样品前处理”这一关键环节的变化及其在实际操作中的应用。
在旧版标准中,对于鼠李糖乳酪杆菌的样品前处理步骤较为笼统,仅要求样本通过均质器处理后直接进行检测。然而,在新版标准中,增加了预处理液的选择和具体用量的规定,并强调了均质时间与温度对结果准确性的影响。例如,新版标准指出,当使用含吐温80的PBS缓冲液作为预处理液时,其浓度应控制在0.1%左右,且均质时间为60秒,温度保持在4℃±1℃。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些变化的实际意义,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案例来说明。假设某食品企业正在对其生产的一款发酵乳制品进行质量监控。按照旧版标准的操作流程,他们可能仅仅依赖经验设定均质时间和温度,这可能导致部分活菌细胞未能充分释放,从而影响最终的检测结果。而在采用新版标准后,企业严格按照推荐的预处理液浓度、均质条件执行,则可以显著提高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
此外,新版标准还特别提到,如果样品中含有较高浓度的抑菌物质或污染物,则需要进一步优化前处理方案,比如增加洗涤次数或者调整预处理液配方等措施。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去除干扰因素,还能确保所采集的数据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TCIFST 020-2024》相较于之前版本,在样品前处理方面做出了更加细致且科学合理的规定,这对于保障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有效性至关重要。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当严格遵循新版标准的要求开展相关实验研究和技术服务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