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摘要:本文件规定了重大活动期间,主办或承办单位在食品安全管理方面的职责、要求和工作流程。本文件适用于深圳市范围内重大活动的主办或承办单位在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Title:Food Safety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Specifications for Major Events - Part 2: Organizer or Undertaking Units
中国标准分类号:X61
国际标准分类号:67.020
封面预览
拓展解读
《DB4403/T 317.2-2023 重大活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规范 第2部分:重大活动主办或承办单位》是深圳市地方标准,为保障重大活动期间的食品安全提供了详细的指导。以下是对该标准中重要条文的详细解读。
主办或承办单位职责
根据标准中的要求,主办或承办单位应履行以下主要职责:
1. 制定食品安全保障方案
根据标准第5.1条,主办或承办单位需在活动开始前制定详细的食品安全保障方案。该方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 明确食品供应流程和各环节的责任人;
- 制定应急处置预案,确保在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能够迅速响应;
- 确定食品供应商的选择标准及评估机制。
2. 选择合格的食品供应商
标准第5.2条规定,主办或承办单位应当从具备合法资质、良好信誉且符合相关食品安全要求的供应商处采购食品原料。同时,还应对供应商进行资格审查,确保其生产环境、设备设施以及人员管理均达到国家规定的食品安全标准。
3. 组织相关人员培训
第5.3条指出,在活动筹备阶段,主办或承办单位有责任组织所有参与食品准备和服务工作的人员参加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培训内容涵盖法律法规、操作规范等内容,以提高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4. 建立信息沟通机制
为了保证信息传递畅通无阻,标准建议建立一个有效的内部沟通渠道(见第5.4)。这不仅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也能增强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效率。
5. 实施全程监督与检查
在活动期间,按照第5.5条的要求,主办或承办单位还需安排专人对食品加工制作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并定期开展现场检查。一旦发现问题,应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6. 保存相关记录资料
最后,在活动结束后,依据第5.6条的规定,主办或承办单位需要妥善保管整个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记录文件,包括但不限于采购凭证、检验报告等。这些资料将作为日后追溯来源的重要依据。
以上就是关于《DB4403/T 317.2-2023》中有关重大活动主办或承办单位职责的主要解读。希望可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执行这一标准,共同维护公众健康权益。